【附件,下载附件请联系客服, QQ:2041 408 252。原客服QQ:256579212变更为 2041408252 】
市政府教育督导室:
按照《重庆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关于印发2021年对区县人民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评价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县政府高度重视,精心组织,结合我县教育工作实际扎实开展自查自评。现将自查自评情况报告如下:
一、自查情况
接到《重庆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关于印发2021年对区县人民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评价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后,领导高度重视,立即召开工作部署会,成立以分管教育副县长为组长,县政府办公室、县委办公室、县委编办、县教委、县财政局等单位为成员单位的领导小组。下发《工作通知》,对做好履职评价工作做出精密安排,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专职人员专门抓的工作氛围。且按照《通知》要求,立即制定工作实施方案。3月19日,组织开展专题培训,学习《评价重点》相关内容,对《评价要点》任务进行分解,部署工作要求。三天内全面完成十三项《评价重点》自查自评工作。
二、工作成效
(一)全面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和教育系统党的建设工作情况
1. 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教育发展,始终坚持把教育工作放在首位。2020年,县委常委会研究教育相关工作4次;县政府常务会研究教育工作5次。书记、县长多次深入教育一线调研,专题研究解决教育领域存在的难题。各部门、乡镇大力支持教育事业发展,形成了良好的教育发展环境。
2. 健全党政一把手抓教育工作制度。进一步完善党委、政府领导联系学校制度,2020年春季开学县领导分片区到校实地督导开学复课工作。充分发挥县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作用,制定完善领导小组工作规程、教育工作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和教育发展帮扶长效机制,将教育发展情况纳入对乡镇(街道)的年终考核,并作为各乡镇(街道)党政主要负责人述职的必要内容。
3. 实现学校党的组织、党的工作全覆盖。强化县委教育工作领导职能职责,构建党的领导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全覆盖的工作格局。全县公民办中小学党组织覆盖率96%(全县公民办学校100所,其中:4所民办学校未成立党组织),选派32名优秀党员干部担任民办学校党建指导员,实现了党的工作覆盖率100%。规范化建设“职工之家”、团队活动室、少先队活动室,推进学校工会、团队建设,党建带群建,实现党建工作和群团组织建设良性互动。全年,分片区、分学校开展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宣讲112场次,惠及5万余人。召开党建工作专题会4次,研究意识形态工作3次,加强对意识形态领域情况的分析研判,确保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落到实处。
(二)落实教育工作评价改革责任情况
4. 党委和政府坚持正确的政绩观。县委、县政府始终坚持正确政绩观、教育评价观。坚持不下达升学指标或以中高考升学率进行考核,坚持不将升学率与学校工程项目、经费分配、评优评先等挂钩,坚持不以中高考成绩为标准奖励教师和学生,坚持不公布、宣传、炒作中高考“状元”和升学率。
(三)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情况
5. 坚持全县一盘棋,打好教育系统疫情防控战。建立市管领导联片包校制度,为全县学校配备卫生副校长92名,印发《忠县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开学工作方案》《忠县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开学工作指南》,开展复学复课疫情防控应急处置演练,县公安局、县卫生健康委、县市场监管局对全县学校校长、分管领导进行专项培训,先后2次对学生及家长进行线上心理健康培训。为滞留湖北师生寄送口罩4000余个,联合县公安局、县卫生健康委、县市场监管局等部门对校园疫情防控情况分四轮次进行专项督导,全县师生“零感染”。
(四)教育经费保障情况
6. 稳步实现教育经费投入“两个只增不减”。我县建立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机制,全力保障教育优先发展。今年,我县一般公共预算教育经费(205类)154148.25万元,比上年增加15452.53万元,增长11.14%;生均一般公共预算教育经费增长情况:幼儿园为4624.94元,比上年增加350.51元,增长8.20%;普通小学为13056.70元,比上年增加2071.94元,增长18.86%;普通初中为13416.15元,比上年增加508.62元,增长3.94%;普通高中为11287.98元,比上年增加429.81元,增长3.96%;职业高中为13102.81元,比上年增加1340.74元,增长11.4%。教育经费投入实现“两个只增不减”,为全县教育事业改革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7. 严格执行生均经费、财政拨款基本标准。严格执行从学前到高中教育各学段国家生均公用经费标准,实行动态调整机制,科学管理使用教育经费。印发《忠县财政局关于编制2020年部门预算的通知》(忠财预〔2019〕9号)、《忠县财政局忠县教育委员会关于下达2020年春季学期普惠幼儿园生均公用经费财政补助资金预算的通知》(忠财行〔2020〕22号)、《忠县财政局忠县教育委员会关于下达2019年秋季学期普惠幼儿园生均公用经费财政补助资金预算的通知》(忠财行〔2020〕79号)、《忠县财政局忠县教育委员会关于下达2020年城乡义务教育公用经费补助资金预算的通知》(忠财行〔2020〕73号)等文件,足额、及时拨付生均公用经费。
8. 建立动态调整机制,确保教师待遇。健全义务教育教师工资收入随当地公务员工资收入动态调整机制,做到“同步研究布置、同等财政保障”,统筹规划义务教育教师工资待遇,确保“义务教育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水平”。2020年,我县义务教育教师年平均工资收入122109元,高于我县公务员平均工资水平。公办幼儿园教师工资待遇全部纳入财政预算,临聘人员按政策基本保障待遇。印发《忠县教育委员会关于印发2020年学校绩效考核指导意见》文件,完善普通高中绩效工资管理办法。
(五)教师队伍建设改革任务的落实情况
9. 实行中小学教师编制统筹管理、岗位设置动态调整制。
下发中共忠县县委机构编制委员会《关于下放中小学教职工编制管理有关权限的通知》(忠委编发〔2020〕64号)文件,对全县中小学教职工编制实施统一管理,动态调整(每年一次)。在现有编制中,按照班额、生源等情况补齐短板、统筹调配。2020年5月和7月,分别对75余所学校在总编内进行编制调整107名。按照国家、市级制定的控制标准和各学校编制、岗位数量,实行岗位动态设置。2020年,对4所小学和职教中心重新申请核定职称岗位结构比例。
10. 推行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县管校聘”管理改革。按照“总体部署、上下联动、稳妥实施”原则,认真贯彻落实“渝教发〔2020〕17号”文件精神,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加大“县管校聘”政策宣传力度,做好政策解读,充分论证,广泛听取意见建议,做好预案,切实维护教师队伍稳定。并结合我县教育系统实际研究起草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报市级相关部门备案后实施。
11. 转变工作作风,减轻基层学校(教师)负担。严格按照中央、市、县“基层减负年”部署,下发《忠县中小学教师减负清单》,切实减轻基层学校及教师负担。2020年开展春秋季开学工作督导2次;专项督导1次,与去年相比下降50%;创建验收1次,同比去年下降50%;年终目标绩效考核1次,全年共计5次,同去年相比下降29.6%。下发《关于重申干部抽调借用工作要求的通知》(忠委组〔2020〕37号),对本单位抽调借用干部情况进行全面集中自查清理整改。2020年县教委机关及直属单位按照“借用期限原则上1年,挂职期限原则上2年,随岗锻炼期限原则上3年”的原则,规范借用教师32人,上派1人,随岗锻炼41人,共74人。
(六)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情况
12. 学前教育普及普惠惠及民生。2020年,我县新建了白公路小学幼儿园鸣玉溪校区和拔山实验小学幼儿园,改扩建拔山小学、香山小学等幼儿园,对凌云小学、巴营小学等薄弱幼儿园进行改造。加大公办园招生力度,目前公办幼儿园幼儿占比为50.52%。通过购买服务、综合奖补、培训教师、教研指导等方式支持普惠性幼儿园发展,今年,新认定了3所普惠园。目前,全县161所幼儿园中普惠园159所,在园幼儿19537人,普惠幼儿人数19189人,普惠率为98.2%。
13. 加快普惠性幼儿园建设,推进小区配套幼儿园治理。
成立了以县长为组长的幼儿园配套治理工作领导小组,严格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GB 50180)和《重庆市城乡公共服务设施规划标准》(DB 50/T)规定,在老城区(棚户区)改造、新城开发和居住区建设、易地扶贫搬迁中应将配套建设幼儿园纳入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规划,并按照相关标准和规范予以建设。规划自然资源部门将幼儿园专项规划纳入控制性详细规划,规划好与小区居住人口规模相适应的配套幼儿园,在拟供应地块规划条件中明确城镇小区配建幼儿园建设要求并载入土地出让合同或划拨决定书中,建立长效机制。2020年,我县成功治理2所小区配套幼儿园,忠县侨尔加幼儿园、忠县金贝幼儿园已于今年秋季转为普惠性民办园,小区配套园治理任务100%完成。
(七)义务教育有保障和均衡发展工作推进情况
14. 加强控辍保学工作。制定控辍保学系列文件,对控掇保学工作政策、措施、责任落实等进行规范,做到精准履职、精准管理、精准施策、精准监控、精准履责。着力解决重度残疾儿童学生送教上门问题,确保我县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义务教育学校和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失学、辍学现象实现“双清零”。
15. 积极推动优质均衡区(县)创建工作。根据我县目前实际情况,起草我县创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实施方案,待县政府常委会审定,2021年全面启动创建工作。2020年资源配置七项指标校际差异系数小学为0.696,初中为0.503,均离国家标准还有一定差距。现有2000人以上学校10所,九年一贯制学校均未超过2500人。通过加大基础设施投入,推进重点项目建设,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确保2025年我县顺利通过市级评估认定。
(八)消除大班额工作进展情况
16. 新、扩建一批义务教育学校,有效遏制“大班额”。
把新建、扩建一批义务教育学校项目纳入县级重大重点项目年度计划。组成由分管县领导任组长的专项班子,实施“百日攻坚”行动,加快项目建设,解决推进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2020年新建忠州中学银山校区二期投入使用;忠州三小改扩建项目完成主体施工;新建小区配套苏家小学主体完工,巴山小学、九蟒小学开工建设;建成后将新增学位10000个;改扩建忠县中学扩容项目等10个项目新建校舍3.34万平方米,大班额问题得到全面控制。截至2020年秋季,全县小学45人及以下标准班额达到89.94%,56人以上大班额10个,占比0.72%;初中50人及以下标准班额达到89.71%,56人以上大班额5个,占比0.62%,实现自2018年将义务教育大班额控制在2%以内、以后逐年降低占比的工作目标。高中50人以下班额达到74.31%,56人以上大班额46个,占比10.55%。
(九)中小学违规招生和教育乱收费治理工作情况
|
|
|